请登陆后台添加(banner)标题

请登陆后台添加(banner)标题

公告

新闻动态

《中华中医药学会战疫群英谱》中的 五位核心人物

* 来源 : 中华中医药学会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0-05-30 * 浏览 : 3023

《中华中医药学会战疫群英谱》中的 五位核心人物


张伯礼:龟蛇山下重唱《龟虽寿》  江夏方舱再留肝胆照

公元207年,53岁的风云人物曹孟德写下了一首《龟虽寿》的诗,抒发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志。公元2020年,7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出征龟蛇山下,重写了“天欲破晓一抹清,曙光初现万霞虹。鏊战疫魔须坚忍,凯旋班师踏清明”的《龟虽寿》新篇。他临危受命,于庚子年正月初三以中央指导组成员的身份奔赴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武汉市,开始了古稀之岁后的生死之行。

初临武汉,面对泛滥的疫情,他寝食不安,当即提出“集中隔离,分类管理,科学施治”的措施,建议用“中药漫灌”之法减缓疫情蔓延的势头,旗开得胜;他坐镇江夏方舱医院,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强项,创造出564个名患者无一例死亡、无一例转为重症的优良战绩;面对重症,他提出“西医为主,中医配合,优势互补”的方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效果明显;病后康复,他提出“扶助正气,清除余邪,减少后遗症”的决策,制定第一份康复方案。他最早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救治方向,在各阶段都显示了中医的优势,是抗疫的主力军。在中医被忽视时,他以“西医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但中医有有效方案”的振奋之声,“疫情过后不要忘了中医”的呐喊,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大疫当前,医生就是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摘除的是胆囊,留下的是决断!”他指导、组织、协调中医药救治工作,堪称楷模,为中医药参与抗议做出重大贡献。

武汉忘不了这位一心扑救的老者,人民忘不了这位怀抱祖国的达人。张伯礼,当代中医的楷模!

 

黄璐琦:敢于胜利勇闯金银潭  严谨求实创新抗疫良方

   疫情就是命令,责任诠释担当。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注定了庚子年武汉的春节不平静,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就在阖家团聚欢庆新春的大年初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带着84岁老母亲的牵挂,率领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进驻专门收治重症病人的“红区”——金银潭医院,开辟了中医治疗新冠肺炎重症的“示范田”。在这里,他运筹帷幄,迅速构建了一个中医与西医同台协作、临床与科研密切结合、抢救病人与推广经验并行的中国抗疫模式。

“临床疗效才是评价中医药优势的标准。“多少个不眠之夜,无数次方案论证,他带领着团队,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边救治、边总结、边优化,主持研发体现临床疗效的物化载体—化湿败毒颗粒,成为我国首个完全具有知识产权的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新药。“寻找中医药疗效的高级别循证证据,有利于优化临床方案,提高中医药临床救治效率”,他用实践一次次诠释了中医药防治疫病的大智慧。多少次医学观察数据综合,多少次临床治疗情况汇总,多少次全国大数据的研判,多少次各路专家的集智奉献,他为让世界认识中医药、接受中医药殚精竭虑,在数据中找寻中医药疗效优势,他为中医药抗击疫情交出了完美答卷。

仁心仁术,每一位患者的安危都让他和他带领的医疗队焦心、用心;大亲大爱,医疗队每迈出的一步都承载着全国中医人的关心、诚心。是院士又是战士,是指挥员又是专家,黄璐琦,中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领军人!

 

仝小林:琢之磨之创造“武昌模式”  扶正固本谱写国医颂

“无论你是教授还是院士,都要到一线去。没有望闻问切,不是第一手资料,就是对空放炮、纸上谈兵。”带着这样的信念,64岁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于己亥年除夕之日,退掉了飞往海南的机票逆行奔向武汉。

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是仝小林到达武汉后明确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他与当地的专家在分析疫情、病情、环境等因素后,做出了“寒湿疫”的总判断,确定了“宣肺化湿” 的大原则,紧急制定出涵盖各个类型病人的“武汉一号方”,通过大范围服用抗疫中药,把疾病阻止在初发。这个以通治方+政府搭台+互联网的“武昌模式”,迅速在湖北全省发挥了重要作用。亲临一线,精心救治,是仝小林在武汉战疫中的一贯工作姿态,多少个发热门诊、留观病房、重症病房、方舱、隔离点、社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哪里的阵地告急,他就冲到哪里,手机里记录的2000多张患者的舌苔照片就是他昼夜奋战的明证。他的处方辨证准、药味少、剂量大、效果好,成为同行学习的模板。通观全局,指导全国,是仝小林在这次战疫中的重要担当,他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医治疗部分的牵头人,呕心沥血,把这个方案推到了第七版,成为全国战疫的权威指南。

一张处方救苦厄,显示的是中医人的真功夫;一腔热血荐轩辕,表现的是中医人的赤诚心。仝小林,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战疫国手!

 

刘清泉:勇战恶魔的“拼命三郎”  打造中医的诺亚方舟

“当医生,我的职责就是救人!疫情不退,我也不能退!” 55岁的北京市中医医院院长、著名急症和呼吸病专家刘清泉如是说。2020年 1月21日,他以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的身份驰援武汉,开始了与新冠肺炎疫情搏斗的艰辛里程。

调研是他的第一件事,落地武汉后便风尘仆仆地深入多家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医院,通过与医生、患者、管理人员的直接接触,获得第一手资料。当晚,他就与其他家专挑灯奋战,初步制订出中医第一版诊治新冠病毒肺炎方案,为之后国家出台的系列中医诊疗方案提供了基本的素材和模板。他不惧风险,砥砺前行,既能忠于经典法宝的传承,以不变应万变;又能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在万变中求真宗,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多重手段书写了中国抗疫史上的靓丽篇章。他经常饭无三餐、睡无完觉,是工作起来不要命的“拼命三郎”。他敢冒风险,大胆包舱,挂帅中医为主导的方舱医院,创建了中医抗疫史上的诺亚方舟。他率领着来自5个省份20家医院的300多名医务工作者,面对564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开展了与死神争分夺秒的决战,用真枪和实弹痛击了病魔的嚣张,以热血和汗水温暖了病人的心结,取得了无感染病人死亡、无轻症转重症,无医护人员感染的“三无”辉煌战绩,在武汉战疫中树立起中医的一面旗。

无私才能无畏,面对疫情,中医人心怀人民健康,义无反顾,为中医抗疫谱写了壮美的赞歌,他不愧是匡时济世的战疫大医!

 

张忠德:两度抗疫闯过生死场  岭南“德叔”江城扬威武

2020年1月24日,农历己亥年除夕,56岁的国家支援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离开繁花似锦的广州,率队赴向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江城武汉,开始经历命运对他生命的第二次考验。17年前,他战斗在抗击非典的一线,在救治重症患者时不幸感染,已经在生死场上走过一回。对这次武汉之行,他说是“换了一个战场,换了一种活法”,谁都理解这轻松话语中的坚毅和悲壮!

 在武汉,他率领的医疗队参与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汉口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等3家医院对新冠肺炎的治疗,管理的都是重症病人。面对随时可能遇到的危险,他冲锋在前,亲力亲为,用中医的通用方、个体化处方、心理处方、针灸理疗处方的组合拳和西医的应急处理本领,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奋力把疾患困厄中的同胞拉回健康的大船上。他强调,只有中医水平站在前沿、西医水平跟上时代,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生命容不得半点虚假。他抓准武汉重症患者“虚证”贯穿始终的脉络,通过补气、温阳方法扶正祛邪,对缓解症状、稳定生命体征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他通过“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的原则,在履行专家职责的同时当好管理者,用充足的战斗力去保障战疫的顺利进行。

生活处处离不开中医,中医是民生的看家人;生命时时离不开医生,医生是生命的保护神。因为这种坚守,中医人无往而不胜。张忠德,江城凤凰涅槃中走出来的岭南战神!